
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?
防治大豆食心虫应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,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相结合,化学防治为辅的办法。 农业防治: 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 选用抗虫和耐虫品种是防治大豆食心虫最经济、有效的方法。但是,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是相对的,具有一定的地区性,必须因地制宜的选用虫食率低、丰产性好的品种; 远距离轮作,距豆茬千米以外种植大豆
防治大豆食心虫应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,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相结合,化学防治为辅的办法。 农业防治: 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 选用抗虫和耐虫品种是防治大豆食心虫最经济、有效的方法。但是,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是相对的,具有一定的地区性,必须因地制宜的选用虫食率低、丰产性好的品种; 远距离轮作,距豆茬千米以外种植大豆
大豆食心虫每年发生一代,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或晒场及附近土内作茧越冬,各早虫态出现时期因地区、年度不同稍有变化。越冬幼虫于次年7月中旬破茧在土表化蛹。成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升至地表,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,8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,产卵5~8天。幼虫孵化后在荚上爬行8~24h蛀荚为害。8月下旬为入荚盛期,荚
1、大豆食心虫成虫 暗褐色或黄褐色小蛾,体长 5~6 mm,翅展12~14 mm。前翅灰、黄、褐色杂生。前缘有向外斜走的 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,形成黄褐线条相间,略具光泽。外线近顶角下方向内略凹,稍下有银灰色微带闪光的长椭圆形斑 1 个,再往下有 3 个黑色小斑,上下横列成 1 纵行。后翅前缘银灰
大豆食心虫,又名大豆蛀荚蛾、豆荚虫、小红虫等,属鳞翅目小卷蛾科,它食性单一,寄生植物种类较少,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等地区。 大豆食心虫主要为害大豆,是黄淮夏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,它以幼虫蛀食大豆粒,造成出口破瓣,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,近年来,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,其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,据调